视觉中国供图

□ 科普时报记者 罗朝淑

上海的这一轮疫情已持续近两月,截至4月20日,上海已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达30107例,无症状病例达386732例。长期大量的防疫工作不仅给一线抗疫人员带来沉重的身体负荷,也让他们的心理压力达到了顶峰。

前不久,上海一社区的马书记因疫情期间不堪重负,且遭遇误解甚至谩骂,深夜发文辞职,上了热搜。虽然故事的后续很暖心,但这件事及之后发生的类似新闻也让人们注意到疫情心理建设和干预中容易被忽视的群体——防疫人员。

“瞬息万变的防疫形势不仅透支着抗疫人员的身体和精力,也透支着他们的情绪,他们长期压抑的情绪可能在面对某件小事时一触即发。”国家卫健委心理治疗师、心理高级教师曹大刚接受科普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防疫人员也会出现应激障碍

疫情之下,人们会处于一种应激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对环境变化后生活、工作等的适应性障碍,出现抑郁、焦虑、烦躁或痛苦的情绪。

曹大刚介绍,如果这些情绪没有得到及时地处理和化解,就可能出现对内的攻击性行为,表现为失眠、愤怒等情形,有些人还会出现躯体上的表现,比如莫名的头痛、腹痛、胸痛、心慌等,这属于心理问题表现出来的躯体化行为。“当这种环境适应性障碍越来越严重时,一件小事就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即时性冲动行为。”

曹大刚提醒,引发即时性冲动的因素除了跟个人的人格特质有关外,还与巨大的外界压力、个人的内心压力、对外沟通不畅,对亲人和未来生活的担心等有关。

抗疫一线人员需要被看见、被肯定

社区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处于防疫一线,由于工作性质所带来的职责感,无形中会给自己施加很大的压力,叠加上市民给予他们的期待和向他们倾倒的负面情绪,再加之身体的劳累,很容易让他们感到身心俱疲。

“一线抗疫人员不仅承受着上面下达的工作任务的压力,还承担着满足辖区内众多居民需求的压力,他们就像夹心饼干的中间层,两头承压。”曹大刚表示,社区人员也是人,而人类最基本的一个心理需求是需要被看见、被理解、被肯定;当人们没有得到这些时,自我评价系统就会出现紊乱,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就会被忽略和否定。

曹大刚说,一线抗疫人员的工作和付出也需要被看见、被肯定、被关注。“如果他们的工作和付出没有得到肯定和积极的回馈,加之高强度的持续性工作,就可能在外因的作用下引爆情绪的按键。”

一线抗疫人员如何转化负面情绪

曹大刚表示,一线抗疫人员在工作中,可以在倾听居民的诉求后采取“共情—理解—延迟满足”三步走的方式跟居民进行沟通,这样可以在有效缓解居民情绪的同时,不至于让他们的负面情绪转化为对自己内在的伤害。

第一是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疫情之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很多负面的信息,我们做不到绝对屏蔽,但是需要认识到一件事情,那就是事件本身并不重要,人们对这个事件的看法,决定了这个事件的结果;第二是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个合理的认知,超过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如果做不到,也不要自责;第三是亲情助力很重要,如果累了或感觉倦怠了,可以跟自己的家人聊聊天,不仅可以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也能缓解家人的担忧。

同时,社会公众在接受抗疫一线人员服务的同时也应表达一声谢意和感恩,对他们的工作能力也要有合理的预期。“当他们觉得被理解被认可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和认同感就会随之提升。”曹大刚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