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已由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自今天起施行。这部法规在国内科普地方性法规中有不少亮点,体现了上海特色,有助于上海在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上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厚植土壤。
税收优惠等条款落到实处
市科委介绍,上海历来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在科普工作协调机制、科普资源开发利用、科普品牌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形成了较为有效的工作机制,对推动本市科普工作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财政投入方面,本市人均科普经费支出居全国前列。在科普设施方面,已基本形成数量充足、类型多样、功能齐全的科普设施框架体系。中国科协2021年发布的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4.30%,排名全国第一。
也要看到,本市科普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科普工作总体上以政府推动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内在动力不足;针对不同人群的科普供给不够平衡,特别是面向青少年等重点群体的科普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普内容还不够丰富,形式还不够多样;科普专业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定《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从制度层面统筹解决。
“这部条例很实,比如在第五章‘保障措施’里,对科普财政预算、科普场馆和设施的建设用地、组织和个人的表彰和奖励、科普捐赠的税收优惠等方面都做了明确规定。”上海科技馆副馆长刘健说,“对于我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修订工作,上海条例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科普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学术与科普处处长章文峻认为,条例中的一些条款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对各地科普工作将起到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
比如条例第六条指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支持和引导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公益性科普活动。支持、培育和推动科普产业发展。”章文峻说,“科普产业”这个提法值得关注,科普事业仅靠公益支持是不够的,市场化的科普产品和服务可以更全面提升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和综合素质,公众愿意为其买单。促进公益性科普事业和市场化科普产业协同发展,将确保上海公民科学素质始终处在全国前列。
又如条例第十二条指出,“本市将科学素质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健全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衔接机制。中小学校应当配备科技总辅导员和必要的科技教师团队,开设科普课程,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博物馆、对外开放的实验室等场所,鼓励学生参加科普兴趣小组、科技竞赛、科普夏(冬)令营等科学实践和科技研学活动”。刘健表示,“三馆合一”机制下的上海科技馆作为本市重要的综合性科普场馆,将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与市教育部门联动,积极发挥科普示范功能,探索搭建中小学科学教育互动平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助力“五大新城”建设。
据介绍,上海近年来在开展青少年科学素质测评,课题组建立了6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并明确了各个指标的科学依据、意涵界定、逻辑关系和测试关注点。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已建立一个包含上千道原创试题的题库,不仅能考查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能考查他们的科学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条例的施行,有助于推广这项测评工作,将科学素质全面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让科普人才评上高级职称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科普的重要一环。条例第四章“科普队伍建设”提出:“本市支持开展科普理论与实践研究,将科普人才纳入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加强高端科普人才建设。”目前,由于评价体系不适配,入选国家或上海市人才计划的高端科普人才几乎没有。而这一前瞻性条款,让科普人才有望像科研人才一样,获得人才计划支持。
职称是很多科普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条例第三十七条指出:“本市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科普人员申报相关专业技术职称,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开展其他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时,相关人员取得的科普成果和科普工作业绩应当作为参考。”刘健认为,这一条款导向性强,有利于高端科普人才的培养。
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宋娴介绍,上海科普工作者评职称可以走三条通道——自然科学研究系列、文博系列和工程系列。“在条例的推动下,上海可根据中央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要求,改革科普人才职称评审标准,使其更精准、更贴近科普人才的实际工作。”宋娴分析说,科普工作的实践性很强,职称评审标准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只看论文和课题,更要看申报人员的科普作品和科普项目,包括文章、图书、音视频节目以及他们策划并深度参与的展览、教育活动等,客观评价科普作品和科普项目的质量和社会效益。
科技人员是科普队伍的重要力量,他们有责任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公众听得懂的语言,在传播科技知识的同时弘扬科学精神。条例第三十五条指出:“科技人员应当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鼓励高层次科技人员领衔实施科普项目,开展科普作品创作,普及和宣传科技知识。科技人员以及其他具有专业背景的人员参与科普活动,其所在单位应当予以支持。”条例的施行,将激励广大科技人员投身科普工作,而且能得到所在单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