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自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微信公众号)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是指慢性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携带状态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无慢性肝炎症状,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无异常,且肝组织学检查正常者。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输血和血制品)。其次是母婴传播,即分娩前后及过程中由带乙型肝炎病毒的母亲感染新生儿,母乳喂养也可导致母婴传播,该传播途径在中国占很大比重。第三是密切接触传播,如通过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传播病毒。第四是医源性传播,如消毒不彻底、不安全注射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有什么症状?01
01全身表现
患者常感身体乏力,容易疲劳,可伴轻度发热等。失眠、多梦等可能与此有关。
02消化道表现
肝炎时,肝功异常,胆汁分泌减少,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
03黄疸
直接表现就是胆红素升高,过高,可见眼球、皮肤发黄还有尿液。
04肝区疼痛
慢性乙肝一般没有剧烈的疼痛。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压痛或叩击痛。如果肝区疼痛剧烈,还要注意胆道疾病、肝癌、胃肠疾病的可能性,以免误诊。
05肝脾大
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患者常有肝大。门静脉高压时,脾脏淤血,可引起脾大。
06肝外表现
可表现面色黝黑晦暗,称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
07肝纤维化
慢性乙肝炎症长期不愈,反复发作,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其降解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下来形成肝纤维化。
在这里家族史的患者需格外注意:由于家族聚集性的存在,肝癌病人的亲属们患肝癌的比例较高,而且亲缘关系越近,患肝癌的风险越高。所以,一旦达到抗病毒标准后,积极治疗,尽早控制病情。
当然,对下一代来说,母亲或父亲有乙肝,可在孕前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使父亲血清HBV-DNA、精液HBV-DNA转阴,并且胎儿出生时做好阻断,及时注射免疫球蛋白和疫苗。
治疗乙肝关键是“双抗”
“双抗”治疗,指的是抗乙肝病毒治疗、抗肝纤维化治疗。
抗乙肝病毒治疗:从病因上抑制了乙肝病毒复制,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基础和关键;
抗肝纤维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阻止、延缓病情进展必不可少的环节。
自从发现乙型肝炎病毒以后,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征服乙肝病毒、消灭乙肝病毒的研究与斗争。
从中医中药北山豆根、华蟾素到核糖核酸、免疫核糖核酸、阿糖腺苷等等,直到有了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乙肝的治疗水平和治疗效果才有了飞跃性、革命性的进步,开创了乙肝治疗史的新纪元。
通过有效的抗乙肝病毒治疗,从病因上抑制了乙肝病毒复制,抑制乙肝病毒如同打仗时消灭敌人,“敌人”消灭了,“战争”也就停止了,肝脏炎症得到控制,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病情稳定,肝纤维化的步伐得到了有效的延缓;病情恶化进展得到了根本性的遏制。
所以说,抗乙肝病毒治疗是关键!
但是仅仅单纯抗乙肝病毒治疗是不够的。抗病毒类药物全球临床研究的多项数据显示,抗病毒治疗虽然能有效抑制病毒,但并不能代替抗肝纤维化治疗。咱们如果用战争作比喻,战争停止了但战争的创伤需要修复,需要物资生活,战后重建必不可少。
战后重建需要有序,如果“乱搭乱建”杂乱无章就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过度纤维组织增生,破坏肝脏组织正常结构,切割肝小叶,严重的肝纤维化就是这个意思。一旦形成弥漫性肝纤维化出现假小叶就迈入了肝硬化的大门。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最终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必经之路。所以有效控制肝纤维化,就能控制绝大多数的慢性肝病并发症如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
抗肝纤维化,阻止肝纤维化成为必然!
现代肝脏病学奠基人国际肝病学术权威Hans Popper教授指出“谁能阻止肝纤维化,谁就能治愈大多数肝病”。
抗病毒西药能够抑制乙肝病毒,可以减轻肝脏炎症,但是不直接消除肝脏炎症和抗肝纤维化;大量医学实践显示即便是接受抗乙肝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毒已检测不出或者很低,但是仍有部分病人肝功能未恢复正常,如转氨酶和胆红素仍高、白蛋白低下、超声检查肝组织回声增粗增强、脾大或脾静脉增粗,肝纤维化扫描数值增高,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依然存在甚至还在进展。
中药抑制乙肝病毒不如西药有优势,但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症状,通过清热解毒减轻肝脏炎症,通过扶正调整免疫功能,通过活血化瘀减少肝纤维化程度、改善肝脏微循环。中西医结合的抗病毒、抗肝纤维化“双抗疗法”,双重抑制或阻断了“旁分泌调节通路”和“自分泌调节通路”,可以有效阻滞或逆转肝纤维化,从而改善肝脏微循环。
结果使肝细胞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使溶解在患者血液中的抗病毒西药成分能与肝细胞更多地接触发挥作用,进一步提高抗病毒疗效。因此,中西医结合“双抗疗法”,双管齐下,相辅相成,可以明显提升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有效预防慢乙肝向肝硬化进展,疗效比单用西药或单用中药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