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在校园里捕获来自宇宙的信息,亲眼见证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株秧苗,近距离体验大熊猫栖息地背后的林草科技……9月15日,以“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启动。走进位于中国科技馆的北京主场活动现场,一件件实物模型和互动展品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体验。
“这台机械臂可借助轨道上的多个定位点连续供电,实现臂两端均可自由活动,从而显著提高机械臂的动作角度和作业范围。”来自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四年级学生吴奇介绍,中国空间站核心舱上的机械臂,是我国目前智能程度最高、难度最大、系统最复杂的空间智能制造系统。吴奇和小组另外3名成员花了7个多月时间才完成这一模型。在他看来,国家大科学装置具有重要的科普价值,能更好地帮助公众理解前沿科技,感受科技进步的成果。
在校园宇宙线观测联盟的展位上,一台名为“宇宙射线描迹仪”的小型设备滴滴作响,并按不规则的方向闪现绿光。“宇宙射线带来宇宙空间的丰富信息,无时无刻不在穿越我们的身体。”校园宇宙线观测联盟顾问沈长铨告诉记者,这台可“捕获”宇宙射线的仪器是北京东直门中学的学生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科学家和本校教师的指导下研制的。
“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基础研究的突破离不开大科学装置的支撑。”校园宇宙线观测联盟理事长张闯介绍,坐落于四川稻城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宇宙射线探测装置。2020年,依托LHAASO科研资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相关单位共同成立校园宇宙线观测联盟。“展示大科学装置技术原理的模型走进校园,拉近了公众与科学的距离。”张闯说,“不仅激发起学生探索未知的强烈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助力发现和培养‘未来科学家’。”
记者了解到,自2004年以来,中国科协已连续18年举办全国科普日活动,各地各部门在全国科普日期间累计举办重点科普活动约32.2万场次。 (经济日报记者 康琼艳)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