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刚上映不久,但《独行月球》无疑是这个暑假最火热的电影。《独行月球》是一部科幻喜剧电影,主要讲的是:一颗小行星将要撞击地球,人类在月球上展开“月盾计划”,希望以月球作为基地发射核弹击碎小行星,并以月球作为盾牌,依靠引力吸引小行星碎片,最终达到保护地球的目的。
电影的主人公叫独孤月,是一名在月盾基地工作的维修工。由于小行星突然改变轨迹,月盾基地集体撤离,但独孤月被落在了月球,并在月球上目睹了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一幕,这让他以为自己是最后一个人类。独孤月陷入了绝望,这时他遇见另外一个幸存生物——金刚袋鼠,他阴差阳错以为地球上还有人,重燃起了回到地球的希望。
(相关资料图)
实际上,地球上真的还有人类,而且可以看到在月球上的独孤月。因为小行星撞击的巨大破坏,幸存者只能转移到地下生活。在一无所有、暗无天日的地下城,独孤月也成为了他们的希望。
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就像是被潘多拉打开的盒子,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各种各样的诅咒和灾难,所有的好运都逃走了,只有“希望”留在了盒子里。
只有希望是让人类得以延续的力量。根据心理学家Snyder的定义,希望是一种积极的认知状态,基于成功的目标导向的决心和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换句话说,希望就像是一个人当前目标导向思维的快照,突出了对目标的积极追求和对这些目标能够实现的期望。
人们可能有不同类型的希望,有的希望相对现实,或者说“认清现实”也是一种“希望思维”,让人能够观察、理解自己的情况,同时对于好的变化保持开放的态度。
独孤月的希望算是一种现实的希望,比如《独行月球》的高潮之一,是主人公如何在月球环境和装备限制的条件下完成运送装备这个“不可能的任务”。
有的希望是柏拉图式的,是一种集体的、希望人类更美好的希望。在灾难前返回地球的指挥官就抱有这种希望,他们为了让幸存者们摆脱绝望情绪,不间断地向幸存者直播独孤月的活动,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带给全人类希望的孤胆英雄。
有些人把希望当做一种“高高在上的存在”,遥不可及,也有人把希望混淆于乐观的态度,但Snyder强调了希望中的“实干”成分:希望是一种达成目标的能力,是一种维系生命的力量。希望不同于“空想”,而要有具体的思考方向,包括了三个方面:
目标:价值目标的清晰概念化。
路径:制定具体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的能力。
抓手:启动和维持使用这些策略动机的能力。
因为有了切实的目标、路径和抓手,希望就不是空中楼阁。有希望会让人做得更好。比如怀有更多希望的学生学业成绩更好,怀有更多希望的运动员体育表现更好,怀有希望的病人预后也更好,因为他们会更积极地去应对疾病、寻找治疗方案或者提高生活质量。
有希望的人身心更健康、对生活更加满意。他们有更高的自尊以及更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更积极看待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希望让人们产生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压力,在困苦面前希望帮助人们克服消极和绝望,把困难当做挑战而非威胁。
希望也可以帮助降低焦虑、尤其是长期的、非理性的焦虑状态,让人更有控制感、减少不可预期和宿命感。希望也激励着人们能够向着长远目标前进,这也包括了如何克服困难、找对出路。
因为希望能带来的这些好处,积极心理学家们发展出了“希望治疗”,旨在帮助人们设立更清晰的目标、梳理达成目标的多种途径、并将阻碍重新理解为需要克服的挑战。希望疗法通过有效地创造积极的认知,帮助提高满意度、恢复力和抑郁水平;这种积极认知是对自己、世界和未来的三位一体的积极价值观。希望治疗能够鼓励有抑郁症病史或不愉快过去经历的个人以更积极的方式思考未来,而不是将现在和未来当做以前经历的投影、活在过去的阴影下。
希望就像是火苗,可能也会被狂风暂时吹暗,但在狂风过后又会再次燃烧。《独行月球》中的独孤月就是这个火苗,但他其实并不孤独。他的希望也是在其他幸存者的鼓励下一步步走向现实,最终他也为幸存者们提供了将希望变为现实的机会。希望是可以传染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满抱希望,就可以再见阳光。
作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王日出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